今年以來,黎城街道黨工委牢固樹立“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”的理念,切實履行黨建“第一責任人”的職責,拓寬思路,創新載體,基層黨建工作向縱深推進。
積極打造大興村、常盛動力公司、一品葡萄園等8個黨建示范點,發揮“一花引來百花開”的效應。利用新一輪鄉鎮機構改革契機,9個社區調整新設黨組織40個,促進黨員就近開展活動和發揮作用。安排26名班子成員掛鉤指導42個基層黨組織。
積極尋找“老支書精神”,挖掘宣傳順河村和新城、閘東社區3名擔任20年以上村居黨組織書記先進事跡。在平安路、勞動橋、宋壩橋等3個社區,創新設立黨建服務站、書記工作室和黨員工作室,方便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開展活動。重點打造平安路社區和小水滴、蒲公英協會黨組織的志愿服務、公益服務和助殘服務品牌,平安社區服務居民、小水滴協會服務弱勢群體的特色做法,分別在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會議上作匯報交流,《黨建》雜志、《新華日報》、《淮安日報》等主流媒體予以報道。
組織200多名黨員干部與800多個困難家庭結對幫扶,投入3000萬元解決實際難題70多個,60多戶困難群眾實現如期脫貧。創新小區物管模式,設立矛盾調處點50個,接待居民4000多人次,反映的200多個問題全部辦結。開展送戲下鄉、樓道文化節、秧歌千人唱等群眾文化活動15場,觀眾達2萬多人。做好人才引進服務工作,申報淮上英才2名、鄉土人才2名,聘請科技副書記1名。
制訂年度目標考核時,加大黨建考核分值力度。加強村級集體資產管理,實現由“輸血”到“造血”的轉變。加大招商引資、房屋征收、城市建設等工作督查,不斷推動“五大責任主體”向縱深發展。組織黨員干部到淮安德園、井岡山等地接受教育,并持續開展機關作風明查暗訪4次,執紀問責10多人次。定期抽查“三會一課”、黨群議會、遠教播放日等內容,書面通報反饋情況。